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330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4-03-20 13:14:50

  童贯听他解说明白,心中大喜,顿时谀词如潮:“妙哉!萧将军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真乃国之干城也。”

  穆弘奇道:“我军有坚城在手,何必同他野战?”

  萧嘉穗叹道:“时势如此,无可奈何。想那辽国,被金国打得山河破碎,却宁肯两面开战也要攻宋,便是知道难敌金国,欲吞宋土而肥,这是他的急切处。对于我朝,亦有急切处,便是若不能在金国之前收复幽云,那此前种种布置,不免付诸东流。一旦被金国得了幽云,那便是去一老狼,来一饿虎,形势更是危如累卵。”

  童贯连声道:“正是、正是,萧将军所言再明白不过,如今急的可不仅是辽国,我国何尝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金国正在攻打辽国中京,中京若下,便要跃马长城,我军务必要在他之前,抢下幽云,据长城自守,方能外御女真。”

  石秀是机灵人,穆弘、袁朗还听的似懂非懂,他已明白了过来,点头道:“若这般说,杀了老贼,大军便要群龙无首,我等在河间府,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却让金国白白占了便宜。”

  童贯连连点头,武松却是一笑:“呵呵,这个便宜,金国占不着。”

  众人听了先是一愕,随即猛省:是啊,咱大哥干嘛去了?

  武松说罢,自家又摇了摇头,却是忽然想到,若是自家大哥攻略燕云的消息传来,辽国大军必要折返,大哥岂不是要两面对敌?

  这般看来,却不能让辽军轻易回援——那么城外这支宋军,便万万散不得也!

  想到这里,叹一口气,心知童贯身份太过重要,又恰好赶在两国交兵、曹操渡海的节骨眼上,轻易杀之,必生大变。

  杨雄察言观色,见武松为难,忽然道:“诸位哥哥,小弟曾听人说,打虎不死,必留祸患。我等若要放他,不过举手之间,可是他麾下二十万军马,一旦放了,必受无穷后患。这一节不可不察。”

  童贯连忙叫道:“壮士多虑也!今日之事,都是童某人咎由自取,小觑英雄,以致如此。若蒙放生,静思己过尚来不及,又岂会重蹈覆辙,再做出不堪之举。”

  袁朗摇头道:“此人这般嘴脸,我却是愈发信不过了。”

  童贯心中大恨,脸上却是越发真诚:“若不信时,且听老夫指灯为誓……”

  萧嘉穗笑道:“无妨,倒不用他发誓,且由萧某在此,陪伴大帅几日,诸位兄弟,只顾把我们的兵马尽数调回山东。童大帅若来攻打,大伙儿抵挡不住,索性便降了辽国,里应外合,占了黄河之北的宋地,我想辽国人定然不吝厚赏,兄弟们封王拜将,又有何难?”

  武松听了眉头一皱,随即了然:萧嘉穗又岂是真要降辽,而是警告童贯,自己等人雄踞一方,却也不是好欺负的,真若逼迫的紧,必然两败俱伤。

  哈哈一笑,心中担忧尽去,高声道:“萧先生所言不错。不过此处却用不着你,陪伴童大元帅,自有武某在此。且让他放出柴大官人,你等便领兵回返各自驻地。”

  他得老曹数年教诲,早非莽夫,此刻被萧嘉穗一点,心中也自明白过来,放着辽国大军在此,借童贯一百个胆,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前去攻打山东。

  即便是他真来了,放着山东诸将、梁山英豪在彼,任他兵雄马壮,也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至于打败辽军以后如何,且不说童贯有没有这个本事,即便真的给他得胜,必然发现幽州竟为自家哥哥所据,大家还是免不得翻脸一途。

  归根结底,老曹虎踞山东,已有食牛之气,若再吞幽云,便是想要同宋国共处,宋国亦难容之。

  这正是:舌战群雄童大帅,夺回刀下老白头。山东兵马今回返,任尔西军自淹留。

第562章 兀颜列阵河间府

  武松主意既定,当即叫童贯将柴进放出——

  可怜公子王孙,如今遍体鳞伤,一身尘土血迹,着实狼狈不已。

  武松见柴进果然遭他打断了双腿,怒火又涌,便要打断童贯的腿偿还,童贯哭叫道:“童某三十年苦练的硬功,吃你生生打散,已是大损生机,若再断我两腿,怕要死于此地也。”

  还是萧嘉穗出面,说道:“看在国家份上,权且留下双腿,打上两个嘴巴,小惩大戒罢了。”说罢挥手,重重两个耳刮子,打得童贯鼻血长流,威严落尽。

  萧嘉穗此前为柴进求情,吃童贯逼迫欺凌,几乎怄出一口老血,此刻得以报复,不由神清气爽。

  他读书多,也略通岐黄之术,当下替柴进诊断一回,道是尚可接得断骨,武松便叫童贯准备软车,暗暗嘱咐了石秀、杨雄,请他二人送柴进上梁山,找安道全替他接上断腿。

  又令童贯,将杀柴皇城并辱没其妻的偏将,连他那一哨人马,都带进行辕来,武松当着柴进面,亲自都杀了个干净。

  柴进又是解恨、又是感动,抱着武松大哭道:“昔日武兄做客庄上,是柴进有眼不识泰山,听信小人谗言,多有慢待。兄台不怀旧恨,已见胸襟,如今竟甘冒奇险,救拔小弟于水火,又替我报此血仇,小弟便是做牛做马,也报不得武兄的恩德也。”

  众人一直听武松口口声声说柴进于他有恩,此刻听了柴进的话,才晓得还有“慢待”一节,都不由感佩武松为人。

  武松拼命一场,总算是加倍报答了旧日恩情,心中亦是痛快无比,笑道:“大官人,你亦是好男儿,休做此小儿女态。我辈横行江湖,讲究的便是快意恩仇四字,你既对我有恩,武二拼了性命也要报答,何必再说许多?”

  当下送走了柴进及萧嘉穗众人,武松便留在行辕中,每日和童贯同吃同住,便是拉屎,也要童贯在一旁作陪。

  及入睡时,便把两人双手锁在一处,他自睡得鼾声连天,童贯却是默数寒星、彻夜无眠,如此不过数日,形容大见憔悴,原本漆黑的毛发都转花白。

  好容易挨了数日,穆弘单枪匹马,来接武松、杨再兴,道是众人已带了麾下兵马,各自退回本州。

  同行的还有誓死要追随柴进的五百庄客,至于柴进家私,都交由铜雀商行,替他发卖打点。

  武松听罢,便拉着童贯,出了行辕,仿佛忘年好友一般,搂着肩膀有说有笑,一直走出凌州五里开外,武松方撒开手,抱拳笑道:“这几日多有打扰,武二就此别过,但愿大帅大发神威,杀得契丹人匹马不还——大帅不必远送,武二去也!”

  说罢,和穆弘、杨再兴各自跳上战马,向南而去。

  童贯站在原地呆呆望他三个走远,王禀赶将上来,低声道:“大帅,末将带兵追上去,好歹取了这三颗头来,为大帅出气。”

  童贯冷漠地扫他一眼,缓缓摇头:“你等若有杀他的本事,本帅又何须受这几日苦楚?罢了,且留下你的脑袋,好生替本帅做事吧。”

  慢慢上马,佝偻着背,回到凌州行辕,一言不发,径直入卧房大睡一场。

  这一睡,直睡到次日午时,方才起身,召集一众战将,绝口不提柴进、武松等人,只是下令王禀领兵去守沧州,其余众将都随他开赴河间府,寻机同辽军决战。

  辽国听说童贯大兵来到,也从雄州、清州出发,二十余万人杀到河间府城下立寨,派出猛将挑战。

  童贯晓得自己生平事业,全然在此一举,抖擞精神,亲临城上,调兵遣将迎战,一连斗将数日,双方各有胜负。

  这一日,辽国都统军兀颜光出马,用十万零八千兵众,布下偌大一座军阵,气势极为磅礴。

  童贯得报,连忙上城,居高临下,却看得清晰——

  只见那阵中央,乃是兀颜光帅旗所在,所部兵马,尽打黄旗,其之四方,各设四个小阵守护,乃是辽国四个勇悍皇侄,分别叫做耶律得荣、耶律得华、耶律得忠、耶律得信。

  前后左右,乃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个阵子,分打赤、黑、青、白旗号,各有一员猛将坐镇,乃是:

  朱雀阵守将洞仙文荣、玄武阵守将曲利出清、青龙阵守将只儿拂郎、白虎阵守将乌利可安。

  朱雀阵左右,乃是太阳、太阴两个小阵,其中太阴阵守将乃是兀颜光爱子,小将军兀颜延寿,太阳阵守将愈发非同小可,乃是辽国宗室中第一位好汉,堂堂大石林牙耶律大石!

  奚王萧干,亲自披甲,飞马来到城下,大喝道:“阉帅,如今贵我两国,都是二十余万大军在此,若是旷日持久对峙,徒然消耗粮秣,倒不如趁今日秋高气爽,大伙儿决战一场!如今我这里布下一个阵子,你若能破,我二十余万大军,连带我等文武,尽数投降你宋国,任你驱策!你若本事不济,不能破它,休怪我长驱直入,灭汝家国。”

  童贯听得“阉帅”二字,已是大怒,又听他口出狂言,愈发激恼,喝道:“尔等不过番邦异国,孤陋寡闻,又岂晓得阵法奥妙,你且等着!”

  连忙便问身边众将:“他这阵子是个甚么名目,可有晓得的么?”

  众将探出头,观摩半晌,都道不识,却听马公直倒吸一口凉气:“啊呀,这个阵子……这是太乙混天象阵啊!”

  童贯听见有人识的,顿时大喜:“哦?马将军果然见识不凡,且同本帅解说一番。”

  马公直苦笑道:“大帅容禀,辽人这个阵子,脱胎于昔年天门阵,暗藏大小四象阵、五行阵、日月阵等多个小阵在内,一旦发动,端的是变化无穷,小将虽然识得此阵,却也不知如何破起。”

  童贯众人听说此阵脱胎自天门阵,都是一惊,这个阵名声赫赫,乃是上洞八仙中的吕洞宾,故意传给辽国,连当时名将杨六郎都束手无策,后来还是穆桂英出手,借来降龙木,这才大破天门阵,灭了辽人气焰。

  如今河间府城外,辽人摆出这个脱胎自天门阵的太乙混天象阵,却让童贯去何处再寻一个穆桂英呢?

  眼看童贯皱眉束手,大将杨可世站出,把手中长棍一柱,慨然道:“大帅,昔年穆桂英元帅破天门阵,杨家五郎用降龙木为兵,立下汗马功劳,可见降龙木乃是他阵法克星,小将不才,掌中这条白梃,正是杨五郎前辈所遗,取降龙木之心制成,我想它既能破天门阵,如何打不破这甚么混天阵?”

  童贯一听,觉得有理,点头道:“你倒提醒了我,世间阵法,总也不出生克变化之道,你这条宝棍,乃是属木,且自北方打将进去,以水生木,杀到中央,以木克土,或者便就此胜了,也未可知。”

  他越想越觉有理,便令杨可世领本部白梃兵,绕到阵后,自北面杀入破阵。

  为怕敌人察觉,又要派一员猛将,正面佯攻以为掩护。

  “双枪将”董平要干功劳,抢着道:“大帅,小将愿往。”

  有分教:山东众将罢征杀,河北辽军把阵夸。骁勇谁及杨可世,双枪好汉踏尘沙。

第563章 河东俊杰展奇才

  童贯问谁敢出战,掩护杨可世破阵,本意是要西军中知根底的勇将们请缨,不想董平嘴快,先自应声。

  这老货因武松之事,对山东军将已有成见,闻言顿时不悦,正要斥退,然而打眼一看董平,却又不由欢喜。

  原因无他,唯英俊耳!

  只见董平:

  头戴水磨银盔,招展凤翅;

  身着青色战袍,锦绣麒麟;

  披挂简银铁铠,欺霜压雪;

  背负两条银枪,矫若白龙;

  尤其风骚者,腰畔箭壶中,插得小旗一面,旗面上书写一副对联,上联“英勇双枪将”,下联“风流万户侯”!

  非止装束不凡,相貌也自出众!

  此人八尺开外身材,虎背狼腰,肩宽臂长,双眉斜飞入鬓,星目朱唇,玉面俊容。

  童贯上下一看,含在口中的一个“滚”字,滚了两圈儿吐出来,变成了一个“好”字!

  “好!”童贯大拇指一翘,夸赞道:“本帅在东京,也久闻东平府有个双枪将,英雄了得,今日一见,果然胆气不凡!罢了,便由你打个头阵,若是真个建功,本帅何吝重赏?”

  董平一听,欣喜若狂。

  要知童贯这里军将,不是随他南征北战的西军猛将,就是十节度这些成名已久的宿将,董平一个小小客将,缘何竟敢争先?便是要同老曹兄弟两个置气!

  看官不由要问:这厮怎地便要同他两个置气?

  原来董平此人,武艺着实不凡,心性也是极为高傲。

  他和老曹兄弟相识甚早,彼时那兄弟两个,不过一县都头,他却是堂堂兵马都监,谁想几年下来,自家未得寸进,那兄弟两却已扶摇直上,做到青州节度使、兵马都统制的高位。

  这等鲜明对比,换了常人也难免妒忌,何况这位自视甚高的“董一撞”?

  在董平看来,武家兄弟之所以发迹,便是攀上了童贯的粗腿,心中自不免忿忿不平,觉得我上我也行。

  现在终于轮到了自己,自然顾不得许多,急忙要抢头功。

  见童贯允他出征,顿时大喜,重重一抱拳:“多谢大帅!末将敢不效死力?”

  当下抖擞精神,下城上马,领了本部两千军,大开城门杀出。

  杨可世亦整顿兵马,悄悄开了西门,绕去辽军阵后。

  董平杀出城门,在那混天阵前耀武扬威,大喝道:“你这干辽狗,吃女真一伙野人杀得丢盔弃甲,却敢来俺大宋讨野火,不知俺这里猛将如云,更胜女真十倍,若有不服俺言语的,且出来受死!”

  辽军众将,早都得了吩咐,道是不论如何,只守定阵势厮杀。

  然而太阴阵的守将,小将军兀颜延寿,不过十八九岁年纪,到底年轻气盛,吃董平这番骂,肠子都要怄断,哪里顾及许多?

  一拍胯下那批铁脚枣骝马,倒持一杆方天画戟杀出,大喝道:“南蛮子,放什么狗屁,叫你死在俺戟下!”

  董平呵呵大笑:“小辽狗,我只怜惜你小小年纪,便要命丧黄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9页  当前第3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0/5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