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351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再是意志坚决,在乱花渐欲、糖衣炮弹的攻势之下,也难免受到腐蚀,随行的瑶将们已然沉沦其中了,都不愿离开,想要每日都过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

  秦再雄算是精明的了,他心里知道,天子与朝廷不会无缘无故这般恩待他们这些卑贱蛮人。至于有何所求,以其见识,能够想到的,也只有湘西的诸蛮了。

  “不知天子,会如何安置他们这些人?”夜下,青兰坊内,尽情地发泄了一番肉欲之后,当疲倦袭来之时,秦再雄脑海犹闪现着这样的念头。

  一直到翌日清晨,自昏沉中苏醒,看着一左一右相伴的两名胡女,胸大臀肥的,就喜欢这种类型,蛮人配胡女,似乎也相搭。

  一只柔软的小手,还抓着他的胸毛,弄得他心里痒痒的。清晨嘛,总归是亢奋的,哪里受得了这等温柔乡的诱惑,微一侧身,动作十分熟练。

  伴着一声闷哼,胡女那张还算清丽的面容间,蹙了下眉,很快睁开双眼,看着秦再雄。感受着那粗野的动作,心中鄙视这蛮子,但过硬的职业素质,还是让她尽情应和着……

  日上三竿,秦再雄方才走出房门,脸上的疲惫怎么也掩饰不住,坊内各处挂着艳彩,空气中弥漫着的脂粉香气十分醉人,昨夜光顾着享受了,而今望着周遭的环境,还是忍不住对那些精致的布置感到惊叹。走过旁边几间房,他手下的瑶将,还自恋榻了。

  “秦兄,昨夜如何,胡姬的滋味不错吧!”在坊内用了点吃食,赵延进不知从哪里冒出,找到他。

  秦再雄糙脸也不禁有些发红,应道:“甚好!甚好!就是不知,这等享受,需要花费多少钱?”

  “这就不需秦兄操心了,尽兴即可!”

  “可曾用食完毕?”赵延进问。

  秦再雄点了点头,赵延进一摆手:“那好,随着我走吧!”

  秦再雄一愣,大概是精力消耗过多,脑子锈钝,没能反应过来:“去哪里?”

  “陛下要召见你了!”赵延进走在前头。

  脸色大喜,秦再雄赶忙跟上:“我手下那些人?”

  “会有人安排的!”赵延进慢悠悠地走着:“我们先去礼宾院,宫里规矩多,觐见陛下的一些礼节,还要先学学……”

  忙活了一阵,一直到把秦再雄送进宫去,赵延进方才松了口气,他这个“导游”的差事总算是完成了。

  此时的赵延进,心情有些复杂,在军中的时候,深受军法约束,时觉枯燥。有机会,就想着同友人、同袍,到街市享乐一番。

  然而此次,公款吃喝,无所顾忌,纵情声色,但几日下来,却觉索然无味。相较于流连那奢靡,赵延进忽然觉得,回家陪陪妻子,更有意义些。

  老父赵晖的身体也日渐不爽,一抹愧意涌上心头,不知觉间,赵延进竟感到自己的思想与灵魂,都升华了一般。

  让他对美食、美酒、美人感到厌倦,莫非,这也是天子的用意?

第44章 听政湖湘

  崇政殿前,五名宦官在首领的带领下匆匆而走,一个脚步急快,因天气炎热之故,个个脸色燥红,汗流浃背。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个方盒,看起来很吃力,份量不轻,透过木盒的缝隙,隐隐能够看到外渗的寒气……

  直至殿前,望着冷着脸站在那里的张德钧,领头的内侍赶忙上去,低头躬身,恭敬道:“内官!”

  张德钧一副不假辞色的面孔,扫了眼那些冰盒,冷冷地看着带头太监:“何故迟慢?崇政殿的冰块你们也敢拖延?官家素来忌热,你们不知道吗?”

  “内官,小的,小的……”领头的太监名叫喦脱,被张德钧这般质问,有些慌了神,支支吾吾地想要解释。

  “你不用解释了!我看你这供奉,是不想干了!”但张德钧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仍旧斥道。

  目光凌厉,张德钧又问:“冰帕准备了吗?”

  “都在盒中!”喦脱赶忙道。

  紧皱的眉头终于有所舒缓,张德钧一挥手:“还愣着做什么,将冰盒交接了!”

  “是!是!”

  招呼着手下太监,毕恭毕敬地将冰盒交与崇政殿的内侍、宫娥,以备检验使用。然而,望着耍了一通威风后,只留了个背影的张德钧,喦脱心中默默嘀咕着:“张狂什么,伺候官家了不起?早晚让你犯在我手里……”

  殿内,还是老一批人,如今的大汉领导班子,如不出意外,足可稳定到一统天下。所议者,仍旧是荆湖之事。

  而今已入五月,南面的汇报,已然抵达,南征大军大获全盛,周行逢阵亡,长沙献降,岭北诸州,尽为朝廷所有。

  然而就如此前所预料的那般,真正的忙碌,还在战后。早知湖南地广人稀,民情复杂,取之易,治之难,待深入了解其中的情况后,则更令人头疼了。

  因为屡乱不止,统治秩序崩坏,各类籍册损毁严重,诸多信息不全。但从长沙的初步汇报来看,整个岭北州县的人口,即便算上一定的隐户,也绝计不超过9万户。

  而这些人,分散在湖湘广大之地,其中,八成的人都饿着肚子,半数的人处于待救济状态。汉军接受诸州县,都是粮食开道,军队维稳。

  当然,对于如今的大汉朝廷而言,救济区区几万户的难民、饥民,根本不在话下,前面几年,哪一次大灾,不是牵扯到几十乃至上百万民。

  但问题就在,湖南新下,远在千里,朝廷在当地还没有那个组织力,当然,军队的高效在其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更直接的问题,还在于太过分散了。

  到目前为止,入湘的汉军,已经呈零散状态,分布在湖南诸州县,或一军,或一营,有的县城甚至只有一队。

  坏消息在于,各地几乎都需要赈济,而因为道路交通的缘故,粮食转运很辛苦,还有安全问题。好处在于,依托各州县设立的赈济点,湖南的大部分的饥民都被集中起来了,一目了然,在今后的管理中,会方便许多。

  在新的衙署机构及统治秩序构建之前,湖南上下,仍处于军管状态,比起周行逢统治之时,还要彻底。但这样的统治状态,也是容易出现问题,历来所谓的“军政府”,都是权宜之计,是不健全的。

  随着冰块的入置,殿中的炎热顿时散去不少,刘承祐接过冰帕,擦了擦脸,爽快了几分,眼神示意了下:“给诸卿也备些!”

  “是!”

  谢恩的同时,李涛仍旧向刘承祐汇报的着湖南的情况:“昝居润已至长沙,首要之事,仍为构建布政使司,填充司吏,改制行法,救济饥民,使湖南复安。荆襄的粮食,也在陆续南调。”

  对于荆湖布政使的人选,经过考量之后,刘承祐最终还是同意了宰相李涛的建议,以谏议大夫昝居润迁调。

  “职吏人手,可曾充足?”刘承祐问。

  “已经自京中及山南州县,抽调了三十余名官员,南下赴湘!”李涛道:“不过,为速定州县,还需征辟一批当地士人,原湖南军府的职吏,也当录用一批人。吏部已遣专使南下,进行考核任用!”

  点了点头,刘承祐说道:“朕总感人才不足用,有意于今秋,再开制举,诸卿以为如何?”

  听此议,几名宰臣互视了眼,由范质出声,劝解道:“陛下,开国以来,朝廷已多次举办常、制举,几乎一岁一举。臣以为,如此太过频繁,从地方到中枢,组织异常繁重,并且近几年来,朝廷所取之士,不论文章还是才干,都益发逊次。臣以为,若因湖南之治,而开制举,大可不必!”

  注意着刘承祐的表情,见他并没有因驳斥而有所异样,范质继续说:“臣以为,湖湘地域虽广,但人口稀少,只需裁并州县,集中治理即可!”

  “范卿所言甚是!”稍微思量了下,刘承祐颔首。

  事实上,他提出开制举,态度就有所迟疑,毕竟,取士太频繁,也不是好事。经过多年的选拔,大汉境内的精英人才,却是被薅得有些狠了,强行为之,只恐素质堪忧,选上些歪瓜裂枣。再者,若是考虑的降臣、降将的任用,人才缺口也就没那么大了。

  “裁并州县之事,是条不错的建议,当发文长沙,让昝居润详细调查,尽快上呈东京一份条陈,报中枢核准!”刘承祐走到再度新制的舆图前,盯着湖南那一大片地盘看:“另外,要对新下之民,重新编户,划分土地、果林、耕具。”

  “陛下,这是不是缓一缓?”李涛似乎有所异议。

  瞥了他一眼,刘承祐直接道:“如今数万大军,分驻区区湖南,就是为了给朝廷的政策保驾护航。不趁着这个机会,一举解决,还要拖什么?”

  被天子的眼神吓了跳,李涛赶忙改口称是。刘承祐也知道李涛在顾忌什么,凡是涉及到土地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

  拿屯田改制来举例,这才刚开始施行,在边光范的处置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内外、朝野有不少人,都将手伸过去了。不论是权贵,还是庶民,对于土地的情结,当真是深入骨髓的。为此,在刘承祐的意志下,在屯田改制上,又加了几道“补丁”。

  至于李涛呢,他是怕刀子太狠,直扎当地宗族豪强的利益,容易引起反弹。

  但是,就一湖南目前的状况,刘承祐又岂惧之?如今的湖湘,就是一栋被捣毁的大楼,任由他重新构造,从上至下,不管有什么牛鬼蛇神跳出,都将被无情扫灭。

  “荆湖按察司的人选,可曾拟定好?”刘承祐转变话题。

  “湖南宣慰使石文德可任之!”李涛说。

  李涛这个人选,显然很中刘承祐之意了,此公乃“十八学士”之一,在湖南士人之中颇有名望,最重要的,能够提前四五年就主动投靠大汉,并且这些年坚持不懈地立足澧州向湖湘宣扬他大汉皇帝的恩泽与威严。这样的忠良,该给人以足够的回报。

  “还有个问题,西部五州的苗、瑶等蛮人,如何治之?”刘承祐神情肃重了些。

  “陛下,湖南之蛮,与戎狄少异,彼辈多心慕王化,对于中原,对朝廷多有顺服之心。臣等以为,湖南新下,以稳为先,对诸蛮,暂以羁縻之政,待军政稳固之后,再从容教化,移风易俗!”李涛这样建议。

  在刘承祐这边,当然是想一步到位的,毕竟相较于西南,湖南的蛮人,汉化程度确实挺高的。湘西五州,有许多官员,还都是蛮王们任命的,治理多效汉制。

  考虑了会儿,刘承祐问:“那苻彦通什么情况,不愿来朝吗?”

  “辰州传来消息,借故推脱,只怕那蛮酋,还是心存疑虑!”

  “倒是可以理解。看来,朕还得设法,打消其疑虑!”

第45章 聪明的瑶蛮

  经过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培训,如突破重重障碍一般,终于抵达崇政殿前。那些礼制、规矩,于秦再雄而言,确是繁琐而冗杂,但同样的,天子与皇家的威严也让他有了一层更深的认识。

  老老实实地候着,崇政殿并非汉宫最宏伟的殿宇,但于秦再雄而言无差,都令他震撼,远观终不如近览的感受那般直观。于秦再雄而言,却更生敬畏。

  大汉的宰臣们相继而出,都下意识地瞥向秦再雄,心里都有猜测,天子想借这瑶蛮做些文章。面对宰相们审量的目光,秦再雄到有些不自在,直到宰臣们走远,方才松了口气。

  对于秦再雄而言,见一次汉天子,过程似乎有些太曲折了……

  终于踏上崇政殿的地板,殿内的清凉让秦再雄混沌脑袋都清醒了些,小心地瞥了御案方向。确实高高在上,望到一道明黄的身影,忽然想起礼部官员教导的,不能直视天子,又赶忙埋下头。

  有意压低着声音,有些局促地行叩拜之礼:“臣秦再雄,参拜陛下!”

  看着这瑶蛮首领,不只是三跪九叩,还五体投地,恭顺地不得了,只是表现有些紧张,动作有些变形,短时间内能学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了。

  “免礼。平身!”刘承祐意态温和,挥了下手,说道:“你如今,可还不是朕的臣下!”

  听皇帝之言,秦再雄站起身体,应道:“回陛下,臣虽为瑶人,但素来仰慕天威王化。此前也效力于湖南,然湖湘之地,素来恭服朝廷,臣在其治下,自为大汉臣属!”

  秦再雄一番表态,刘承祐脸上露出少许的讶异,心中暗叹,此人觉悟倒是蛮高的,心情也自然而然地好了几分。回想起赵延进的汇报,此人非一般蛮酋,确有几分见识。

  “臣前番听周行逢之调,悍然从逆,对抗朝廷,自觉罪责难逃,还请陛下治罪!”秦再雄主动道。

  这真的是个聪明的蛮酋,估计也看出来了,皇帝若是真想治他的罪,又何必做这连续几日的热情款待。但是,这份态度与觉悟,却也让人心生愉悦。

  “朕已下诏,应湖南从逆之职掌吏民,一概赦免,不作追究!”刘承祐说。

  秦再雄立刻躬身而拜:“谢陛下宽容!陛下胸襟,正如江湖一般开阔,臣敬佩万分!”

  刘承祐不禁笑了,开怀的笑声在殿中回荡,感染着所有人,秦再雄也跟着憨笑几声。

  “这些时日在东京,感觉如何?朕的京师,还算壮丽吧!”看着秦再雄,刘承祐问道,语气中透着点自矜之意。

  闻之,秦再雄顿时来劲了,满脸的感慨,道:“还要拜谢陛下的盛情款待!臣在湖南,见过长沙,认为那就是天下大城,北上经过江陵、襄阳,便觉东京不过如此。然待抵达东京,方知道见识之浅陋,东京之繁华富丽,远超臣的想象,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这是十座长沙城也难以比拟的……”

  这蛮子,确实挺会说话的,不会是个安禄山类型的人吧,刘承祐脑中尚有此类杂念。

  “东京既然这般好,可愿意长居于此?朕可以赏赐你宅院、财物、僮仆……”眼珠子缓缓地转动了几圈,刘承祐的语气中带上了些玩味。

  闻问,秦再雄粗粝的面容间恍过一阵明显的纠结,拱手拜道:“若能久居东京,那简直是臣的荣幸。然而,古语有云,无功不受禄,臣如今属戴罪之身,无尺寸之功于陛下与朝廷,前受款待,已生不安,岂敢再受陛下恩赏。臣敢请陛下,给臣机会,待臣为大汉建得功勋,届时再受陛下赏赐,臣也问心无愧!”

  “卿虽长于蛮荒,却能有此见识,有此器量,朕很欣慰啊!”语气明显柔和不少,连称呼都变了,刘承祐此时的脸上,就透着两个字:欣赏。

  秦再雄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天子的善意,咧嘴发笑,露出有些发黄的牙齿。

  “你与你的部属,在辰州治下吧!”刘承祐严肃了些,问。

  “正是!”

  “辰州下属,有多少部族,多少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3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