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273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可恶!”李廷珪有些破防了。

  随军一名参军,忍不住说道:“追击的汉军,显然是精锐,骁勇精悍,作战顽强,又依仗山水形胜而收,我军虽众,但难以完全展开,故而不克。招讨使当思图变以应!”

  “如何求变?”李廷珪稍微冷静下来。

  “汉军终究人寡,或抓紧时间,奋力击破之,或,或撤围!”参军说道。

  “打到这个境地,还能撤吗?”李廷珪斥道,神情之间,闪过一抹犹豫,踟躇几许,一咬牙,挥手道:“传令孙汉韶,让他率固道大军,北来增援助战!”

  陈仓一线蜀军三万余众,在南边的固道水,尚有蜀将孙汉韶所一支万卒。李廷珪降此令,却是下令决心,想要孤注一掷,同汉军比拼到底了。当然,也如他言,这个时候,断然没有后撤的道理,否则前功尽弃不说,还容易酿成一场溃败。

  不过,李廷珪想要争取时间,汉军这边却不给他更多的时间,援兵济应之快,大出其意料。

  六七里外,同样是一场围攻,但论烈度,比起药元福那边,可要低多了。汉军裨将李彦,也是名有经验的将领,虽然也跟着急进,保持着快速,但没有放松警惕,进军期间,始终保持着反击乃至防御阵型。

  在药元福连破蜀兵殿军,被围之后,方才率兵,加快速度,意图南进入救援。他没得选择,不愿也不敢在主将受困的情况下,作壁上观。

  于是在进军途中,陷入了何重建所率蜀军的包围之中。不过,有赖于早有心理准备,李彦并未慌张,快速应对,如药元福那般,选择强攻一座山林,占而据守。

  也和药元福的想法一样,固守待援,有他牵制何重建这支守军,也算变相地减轻药元福那边的压力。相较之下,此间的形势,比起药元福那边,要好上许多。

  仰攻,从来不容易,尤其是面对一支据形胜善守的步军。蜀军阵中,何重建满脸疲态,观察着攻防形势,表情凝重。

  “将军,李招讨使下令,让我们半个时辰之内,击溃汉军,就地设障,以防敌援军!”

  闻令,何重建差点骂出声来,他在此地,已然尽力了。汉军的难缠,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没有一点中计并且陷入重围的觉悟。照他的估计,除非这支汉军箭尽粮绝,否则别说半个时辰,再给他两个时辰,也难以击破之。

  “回令招讨使,说我军奉令,必破之!”按捺住心头的不快,何重建脸色难看地吩咐道。

  何重建原为后晋的建雄军节度使,驻守秦州,契丹灭晋之后,率众投靠后蜀,并且襄助其一举收取秦、凤、阶、成四州,在蜀汉两国的交锋之中,一直活跃着他的身影。

  但是,投蜀之后,虽然受到了蜀主孟昶的厚待,爵位、高官、荣禄、美人,都不吝赐赏,但是,把他从秦州调开了。脱离了老巢,让何重建这些年来,心里实则挺没滋味的。

  包括此次二度北伐关中,虽被委为统军大将,但心里的不适感,不减反而增。眼见北汉这些年,日渐强盛,看着赵晖、史匡懿、药元福等人所受尊崇,未尝没有心生艳羡,后悔当初,若是多观望一番形势,投靠北汉,又是什么结果……

  何重建难以击破李彦军,除了汉军战力强悍,应对得当之外,他未全心投入,也是原因。

  “将军,汉军援军已近,正快速赶来!”哨骑的汇报,让何重建心往下沉了几分。

  “这么快?”何重建难掩惊愕。

  但是顾不得许多,立刻紧急调整,分兵以抗,如此一来,想要彻底击破李彦军,更成妄想。

  率先感到战场的,是自散关而来的王仁赡,仅率他提前准备好出击的千军。在向训领军南出之后,主动请求作战,向训允之。

  领军逼近,粗览战场形势,没有丝毫犹豫,跃马当先,立功心切的王仁赡,直接带着麾下,毫无畏怯地冲向蜀军军阵,直指何重建将旗。不为击破蜀军,只求扰其军心,乱其阵脚。

  在其后,向训亲率援军主力,保持着体力,维持着阵势,从容压迫而来。除了必需的守备,赵晖将宝鸡城中剩下的军队都派给向训了,他也没急,躁则易与敌军机会。

  东河村这边,在李廷珪的强压之下,蜀军又换了两波人,朝药元福发起冲击,不屑死伤的打法,一度将药元福逼入绝境,但在溃败边缘,艰难地顶住了。

  药元福很心疼,骑兵这么用,如此被围杀,他觉得很浪费,也很蠢。要是最后的战果,无法抵损,他都不知道如何自处。

  眼瞧着,攻势减弱的蜀军,已满身血气的药元福知道,这一波,他又胜了。但还能扛多久,就要看援军了。

  “汉军援军袭至,两面夹击,何将军难敌,已然败退,汉军正在向南追击!”一道军报,让李廷珪心态有些失衡。

  “什么!”李廷珪被热得有些发红的脸,不禁白了几分,声音都有些发颤:“汉军怎会如此迅捷?何重建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包括通报的军校在内,此时没人能解他疑惑。

  “情况不妙,需当机立断啊!”李廷珪有些慌了神,手下将吏倒是劝道。

  闻言,李廷珪深吸几口气,努力地平复下心情,脑子仍旧有些乱,迟疑良久,面有不甘,终于吩咐道:“传令何重建,让他重整兵马,据道殿后,边打边撤,定要给我挡住汉军援兵!”

  回头,又望了望远处仍如顽石一般的药元福军,无奈地下令:“保持军阵,撤吧!”

第182章 尚敢北顾?

  撤军令下达之后,东河村外的蜀军如潮水般后退,难得地保持着高效的执行力,但是,终究没做到李廷珪想要的从容有序。

  “败势难止,乱兵难收,何重建那边,招讨使当小心提防!”乱象显出后,麾下将吏向李廷珪发出警告。

  李廷珪会意,也听进去了,着一禁军军校,率两千卒,横道设防,用以殿后。李廷珪自认,反应、决断都已做到最好,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以其意志而发展。

  在李廷珪,北边布置了近万的军队,纵使汉军援兵赶到,何重建也当及时调整,抵挡一阵。但是,搞不清楚原因,何以败得那般迅速。

  何重建败军沿着道路疯狂亡命,直接与中军“汇合”,将李廷珪的布置,彻底扰乱。追击的汉军循其后,刻意地驱使败军,也达到了目的,混乱是会传染的。

  见得良机,药元福那边,也集中起最后的力量,配合来援的汉军,对东河村蜀军发起反击。绝处逢生,虽筋疲力竭,但汉军勇不可当,相较之下,蜀军则遭到重创,士气大丧,迅速演变成一场溃败。

  李廷珪有心力挽狂澜,与汉军血拼到底,但在麾下的劝阻之下,还是选择了被部曲们强行“架”坐。

  虽仓皇南撤,也算是壮士断腕,但汉军不依不饶,一追到底。自东河村起,足足追杀了二十余里,杀得蜀军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当然,大败之下,最终能够宝全性命,于李廷珪而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山岭间的厮杀声,逐渐减弱,被赶上的蜀军,大多选择了缴械投降,虽不乏负隅顽抗者,但终究是少数,并且汉军一点也不手软,尽数斩杀,消灭殆尽。

  慢慢地,秦岭山道间,只剩下汉军打扫战场的动静,以及马畜的嘶鸣。

  东河村口,向训策马驰至,下得马来,首先关心的是药元福的情况:“药公呢?”

  “正在村中!”

  破败的村落内,已然清理出一片还算干净的地方,用以暂时安置伤员,救治工作,正井然有序地展开,浓郁的药草气味中,弥漫着重伤士卒的呻吟。

  “受伤的将士,不论轻重,定要全力救治,至少稳固伤情!发信宝鸡,让城中准备好医师、药草,以待伤员!”一路走过,巡视着情况,向训吩咐着。

  “是!”

  一面土墙边,堆叠着一些干净的秸秆荒草,药元福正静静地躺在那儿,几名部曲,严肃地守备在一旁。头盔摆在一旁,征袍浸透鲜血,铠甲满是创痕,灰白的发须染着血色。

  向训走上前,看着药元福,老将面容之上,尽显疲惫。突然,一阵高昂的呼噜声响起,如惊雷轰鸣,渐消于无声,尔后,再度起伏……

  没有惊动药元福,向训轻轻地迈步走开,去主持后续的事宜。

  “药公真豪杰也!”随军的书吏,语气中满是叹服,对向训道:“面对数倍之敌的围攻,身先士卒,挺剑厮杀,而无惧色。若非如此,拖延住蜀军,也难取得此大胜!”

  “不出所料,药公本存此意,方才冒进而击,不避矢石,蹈死厮杀,杀身成仁,以图报国。这份气量,我自愧不如!”向训也不禁感叹道:“所幸药公无碍,否则,却难以向赵都帅与朝廷交代了!”

  “使君!”裨将李彦寻到向训,满脸的笑容,手下押着一人,正是何重建。

  朝向训禀报:“何重建杀了蜀监军,率领残部,投降了!”

  闻报,向训打量着何重建,满脸丧气像,眼神游移,似乎不敢与向训对视。

  “何使君,闻名已久啊!”向训并没有嘲笑何重建的意思,但其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少许戏谑。

  何重建叹了口气,拱手道:“败军之将,任凭处置,别无奢望,只求保全一条性命!”

  扫了何重建两眼,对于其能主动投降,减少己方伤亡,向训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说:“我并不打算处置于你,不过,大汉天子,或许有见见你的兴趣,此间事了,我会差人,护送你去东京!”

  “谢使君!”何重建看起来,很有降将的自觉,听凭吩咐安排。

  “带他先去吧,给他治治伤!”注意到何重建渗着血的手臂,向训吩咐着。

  “你部伤亡如何?”向训问李彦。

  李彦说:“背靠山林据守,前后伤亡千余!”

  “据守之地我见过,林木茂郁,干草丛生,你选错了地方啊!若蜀军以火攻之,数千将士,定然毁于一炬!”向训抬指道。

  李彦脸上的笑容微凝,露出一抹后怕之色:“使君,我……”

  “不过,临变之际,结阵力抗蜀军,功劳甚大!”向训仍旧一副宽和待人的模样,让李彦放下了心。

  黄昏时分,追击的最后一支汉军归来,是王仁赡,在一颗浓烈的功业心驱使下,他十分积极,一直追到底,跑得最远,麾下千卒死伤过半。

  “末将追出三十里外,但蜀军有接应,还是让其主帅李廷珪跑了!”王仁赡受到向训接见,言语中表露出可惜之意。

  向训倒是看得开,笑道:“此战,已属大获全胜。李廷珪跑了也好,若是蜀军再多些这样的将,岂不将功劳放到面前,任我等探取!”

  在场的汉军将校闻言,都不禁大笑出声,药元福冲向训道:“那李廷珪为将,也算中规中矩了,不可否认地是,此战胜得艰险。若是李廷珪知道星民你如此小觑他,只怕会羞怒难以自处!”

  从蜀军降将口中,基本能推断出李廷珪的考虑。事实上,若是李廷珪,能够老老实实地退军,不搞事,汉军追击,纵然能取胜,但战果不会这般大。

  不过,战争的胜败,从来都是多方因素下的产物,汉军能取得此胜,蜀军的“配合”,也是利因。

  ……

  东京,崇政殿内。

  正在察看京畿夏收情况的刘承祐,收到了郭荣带来的好消息,他所牵挂的凤翔战事,终究有了一个好结果。

  具体的战报细节,有厚厚的一册书,郭荣拣其要者,向刘承祐汇报:“东河村一战,蜀军损兵过半,杀敌五千余人,俘虏近万。李廷珪率残部,在老将孙汉韶的接应下,退回凤州。

  我军出击士卒,亡两千三百二十七人,轻重伤三千一百六十人,缴获军器、粮食,以数万计!”

  “赵、药、向三人,真乃国之干城啊!取得如此大胜,倒也出乎朕之意料!”刘承祐说道:“蜀军再经此败,尚敢北顾乎?”

  “兵部这边,对有功之将士,论功行赏,伤亡之士卒,抚恤依禁军制,不得区别对待!”刘承祐朝同来的兵部尚书魏仁溥吩咐道。

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

  “加上乾祐元年那一仗,蜀军在我朝手中,直接损兵,便超过五万。即便对积攒了二十多年的孟蜀而言,也是伤及筋骨了。此番西南之战,前后历时半载,孟蜀所消耗之大量钱粮、军力、民力,三倍于我军,疲蜀之策,收效甚佳!”魏仁溥说道:

  “如陛下所言,两番北寇关中,皆以损兵折将而告终,接下来,孟蜀再难北顾,反而会担心,我军趁大胜之际,发兵夺取伐蜀!”

  “来京军报,除了战情之外,还有凤翔诸将,联名上表,希望能够发兵南下,攻取秦凤四州,将蜀军彻底赶到秦岭以南!”郭荣接着魏仁溥的话,说道。

  刘承祐将那封请战书翻开浏览了一遍,目光落在那串署名之上,以赵晖、药元福为首,基本都是关中将校,轻轻一笑:“军心可用,凤翔的将帅们,是迫不及待想要为国建功了!”

  “你们什么看法?”刘承祐问魏仁溥与郭荣。

  郭荣说:“秦凤诸州,于我朝而言,乃边防要地,陷于蜀国,其两次北出,皆轻易寇入渭水,直接威胁关中,几刺腹心。若不是我大汉将士效命,蜀将用兵呆板,纵使其难以突破凤翔,对我渭南之地,也能造成重大损伤。

  虽则,此后蜀军再度北伐的可能不大,但是,战略要地,终不可操之敌手,而时受其威胁掣肘。这点,以陛下的睿智,早已悉晓。

  臣之见,或可让凤翔军马稍事休整,趁蜀军大败,尝试进攻!”

  刘承祐点了点头,将目光投降魏仁溥。魏仁溥还是如往常那般谦恭的姿态,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稍作沉吟,斟酌了一番,方才平静地说道:“陛下,此前朝廷给西南诸军的授意,便是守御蜀军,耗其国力,疲其军民。不管是凤翔还是朝廷,实则都没有做好进军夺回四州的准备。

  陛下尝言,不打无准备之仗!前线将帅请命,皆以东河村一战,重创蜀军,故生建功之心。以此时的情况,如若发兵,当有所战获,但若说能尽复四州,夺取汉中之地,乃未测之事。

  是故,以臣之见,暂消进击之心,整顿西南兵备,屯集粮械,另谋伐蜀良机,尽量一战而取全功!”

  刘承祐没有说话,郭荣却道:“机会本就是打出来的,东河村的胜利,便在意料之外。良机既现,当因情而断,顺势而动。如若不趁蜀军新败,人心动荡之际发兵,待其重整旗鼓兵备,则坐失良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2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3/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