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243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见赵匡胤说得郑重,党进不由一愣,应道:“赵兄请讲。”

  招呼着党进,一同踱步于扬州罗城之上,赵匡胤缓缓道:“自唐末以来,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数十年间,中原已换了四代王朝,可谓纷乱至极。然自古以来无常乱,季世之中,自有雄主应运而出,再开太平。

  以我观之,当今大汉天子,便是那英明雄略之主。改革弊政,平抑方镇,中央集权,整饬禁军,却后蜀,平内乱,抗契丹,击南唐,一步步,无不显示其智略武功。

  当此季,天下正由乱而归治,处大变之际,我等逢其时,当顺势而为,不可固守三代以来的陋习……”

  “赵兄且直言吧!”党进听得头脑发胀,不由挠头,呲牙道。

  见状,赵匡胤有种白费表情的感觉,微微苦笑着,讲话说得直白些道:“思唐季乱世之根源,不过藩镇权重,武臣难制罢了。当今天子欲变乱为治,必当约束武臣,这些年,禁军军纪,愈加明细严苛,便是佐证。而我等,也当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得善果!”

  此言落,党进犹有些迷糊,赵匡胤干脆说道:“扬州乃淮南大城,既然全城而获,就当完好献与陛下和朝廷,稳秩序,抚民心,如此必得大功。然一旦我们如你所言,放纵兵卒,掠夺士民,扬州必毁。痛失人心不说,一座破败的扬州城,在天子那边,非但无功,反生其罪!”

  这下,党进终于反应过来了,道:“原来,赵兄之意,还是让我等不要抢扬州,直说便是,我等又岂会不遵令而行……”

  观党进这反应,赵匡胤自己也乐了,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自己显然,是诉说错对象了。抬指道:“这不是我的命令,这是陛下的诏令。侵国之战,淮南百姓,遭受侵害,是难保的事。南下大军十数万,不管其他军队是什么情况,但我赵匡胤,必严格遵循陛下诏令!但有违令者,斩!”

  事实上,北汉王朝的封建军队,想要完全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尤其南下汉军,成分复杂。纵使有天子的严令在,底下诸军,也难免有偷摸之举动。

  毕竟在异国作战,作为征服者,北汉的骄兵悍将们,少不了放纵。在濠州之时,赵匡胤便亲历了一事,有一队汉军取巧,伪装成唐军败卒,劫掠村民,残杀上百人。郭荣闻之,将那一队汉卒,尽数斩杀。

  见赵匡胤这一副狠决的表情,党进只得应道:“是!”

  “哎!”应命的同时,也不禁疑问道:“只是,不准抢掠,不能滥杀,那将士们卖命厮杀,为了什么!长此以往,只怕士卒们会生怨气啊!”

  “你在禁军这么久,那些宣慰使的话,就没听进去?”赵匡胤反问。

  随即不待其回答,神清肃重,认真道来:“将士征战,为国,为君,为民,为了一统天下!”

  见其有些不以为然,赵匡胤又说:“至于将士们的军功,陛下与朝廷自有犒赏与抚恤,这么多年了,陛下何曾在这方面,短缺过将士?”

  “这倒也是!”党进摸着下巴应道。

  赵匡胤对于刘承祐,最欣赏的,还得数他数年以来,对大汉禁军的控制与改造。一个头脑清晰,目光犀利的有为之君,也值得追随。

  “扬州,这满城的财富,赵兄就一点也不动心?”啧啧而叹,党进不由看向赵匡胤。

  闻言,赵匡胤则是满脸平和,看着党进轻笑道:“实言相告,纵使我等真将扬州劫掠了,使兵燹盈城,传到天子那边,也不会过于苛责我们。甚至于,仍会嘉奖我等收取扬州之功!

  但是,此后,你我弟兄,便失前途了!”

  “满城财富,难动其心,我不如也!”党进说道。

  在二者言谈之间,忽有军校来报:“启禀经略使,沂州兵生乱,正在内城劫掠!”

  骤听此言,赵匡胤顿时色变,怒意蓬勃,下令道:“通知陈使君,让他带人弹压,否则,莫怪赵某不客气!”

  扬州城,终究没能完全避开兵祸,这是汉军南来,所占地方最大,人口最多,财货最足的城池,乱花渐欲迷人眼啊。

  作乱的,不止是沂州兵,宿州兵也没忍耐住,还有一些投诚的唐卒,他们最是积极。乃至于,城中的地痞流氓,牛鬼蛇神,也都跟着跳了出来。

  对于此等状况,赵匡胤自然没有丝毫手软的道理,亲自带人镇压,就一个字,杀。所幸,反应及时,又采取强硬措施,方才未使乱象扩大。

  内城,是乱兵作乱的主要区域,毕竟职官、富商及有产者,多家于此。

  伪唐东都留守府,进城之后,赵匡胤便有严令,派兵驻守,不得侵扰,但仍旧未能避免。东都留守名为周宗,年纪甚长,是南唐老臣,在南唐资历名望皆不低。

  一家人聚在堂间,妇孺家眷,皆畏惧不已,嘤嘤哭泣之声不绝。周宗一头皓发,但精神看起来甚足,此时作为家长,站在头前,面无惧色,目光冷冽地看着那些如狼似虎的汉兵,将抢掠的东西放下,狼狈而退出堂间。

  赵匡胤登上堂来,扫了一眼,上前两步,朝周宗一礼:“周公受惊,是在下的罪过,家人可曾无有恙?”

  “不敢当!”周宗正身,理了理袍服,简单地回了个礼,指着外边的一干军兵,不咸不淡道:“这便是赵使君口中所言之仁义之师?军纪严明?如此强凶霸道,在我看来,和天下残暴之武夫,并无二样!”

  “是赵某御下不严,还请周公见谅!”面对其嘲讽,赵匡胤显得很平静,说道:“赵某必给周公,以及扬州士民,一个交代!”

  这个时候,陈思让也赶来了,他和赵匡胤,是分别弹压。满脸的晦气,见到赵匡胤,叹道:“赵使君,我驭兵无方,劫掠的军官士卒,我都押来了,任你处置!”

  赵匡胤转身,目发冷芒,直接下令道:“不管是宿州还是沂州下属团练,什长以上军官,全部斩首,其余士卒,军杖二十。投降之扬兵,参与乱事者,还有那些泼皮无赖,一概押到运河边上,斩杀!”

  “是!”

  听赵匡胤下令,上千人头,便要落地,而其色不改。对于此君,陈思让是真有些佩服了。

  “周公,扬州定然不会乱!”赵匡胤再转身,微微一礼,恭敬道:“不过,要烦劳周公辛苦,我准备为周公一家,换个地方!”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悉听尊便!”周宗是听着赵匡胤下令的,知道这不是个善人,老脸微白,但兀自倔强应道。

  “传令下去,周公为长者,上下军校,不可轻辱,违令者斩!”带人退下,赵匡胤高声下令。

  党进跟着赵匡胤:“对那老朽,是否太客气了?”

  “派人,将周宗一家以及那姚凤,一并押赴行营,献与天子!”赵匡胤抬手吩咐着。

  而留守府堂间,待汉兵退去,周宗一家人,方才放松下来。周宗也一样,面对一干武夫丘八,实在没什么办法,所幸的是,汉军主将赵匡胤,还算明理。

  “爹爹!”一道轻灵的呼唤声响起。

  在其周宗身后,是一名容貌妍丽,气质温婉,正值芳华的少女,穿着粉罗裳,亭亭而立,此时花容玉貌之间,尚且残留着惊惧。

  轻按其手,周宗以示安慰:“没事的!”

  在周宗的妇眷之中,另有其妾,身材丰腴,面含媚态,怀里抱着一女童,牙牙学语,清亮的眸子乱转,丝毫不知世事之艰难。

  周宗这老儿,有些意思,中年得女,老年又得一女,身体真是不错。

  见得这满堂之后眷,周宗便暗念,自己不能倒下。否则,这一干妇孺,必遭祸害。尤其是自家长女,培养出来不容易,素为之自豪,若无自己的护佑,在这国破家亡,兵荒马乱,如何能保全。

  “让家丁们,将东西都整理整理吧,你们也各收拾行囊细软……”安抚了一下家人,周宗作为一家之主,吩咐着。

  周宗之女,周娥皇,岁十六。

第126章 刘承祐被碰瓷了

  寿春,汉军十数万人,仍旧屯于此,整军备战,消化胜利果实。仅在寿春境内,北汉前后击败南唐军民有十五万人往上,缴获粮食、军甲甚多。

  整兵的同时,不忘安民,施汉制,行汉律。当然,分兵攻略城邑,也在进行中。沿江地区,潘美领军南下,已与张永德各奉命君命,向舒、和二州发起进攻,根据其报,进展顺利。

  汉军携大胜之之势,势不可挡,而唐军畏战,且在向南收缩兵力,除了少数的江北坚堡之外,其余地方,并不难收取。

  刘承祐则先遣慕容延钊,率龙捷马军与龙栖军约以一万步骑南下,统筹对南唐沿江州郡的攻伐。而就这三两日的时间内,或畏汉军兵势,或受汉帝那封《告淮南军民书》所感,淮南县镇,陆续上书投降,大开其门,迎汉军入驻。

  扬州的攻取,与唐主求和决议,两方消息,先后传至刘承祐这边。

  赵匡胤与陈思让率军南下,目标扬州的情况,郭荣此前军报中,奏禀过。对此,刘承祐并未觉得有何不妥,甚至保有期待。但捷报真传来之后,还是忍不住生出些诧异,暗叹不愧是赵大。

  对此,刘承祐即令通报征淮全军,同时,降诏以赵匡胤为扬州刺史,暂署军州事,陈思让为扬泰巡检使,算是将扬、泰之地,暂交给二者。

  至于南唐请和之事,则没有那么多意外,若说有什么在意料之外的话,就是金陵的北汉密探还未发力,南唐便自有臣子提议了。

  有鉴于此,刘承祐干脆在寿春,多待了一日,等候唐使孙晟北来。

  “陛下,被俘的伪唐淮南援应使皇甫晖,请求谒见!”寿春州衙,刘承祐独自考量着接下来的国家大略,张德钧禀道。

  在寿春城破之后,在来安之战被俘的皇甫晖,由郭荣遣派军卒,送到了行营,献与刘承祐。毕竟名义上,是淮南诸路唐军的主帅,只是对于这皇甫晖,刘承祐没什么兴趣。

  “哦?”此时闻其主动求见,终于提起了点兴致,道:“稍有闲暇,那就不妨见见。就是不知这位伪唐名将,见朕所谓何事?”

  “大抵是求饶,抑或请降吧!”张德钧猜测道。

  未己,皇甫晖被带上堂来,两名侍卫看押在后,防备着这老将。打量着此人,面相还算刚正,一脸老态,意气略显消沉,身上被创处甚多。

  挥了挥手,示意侍卫退后,刘承祐问道:“你就是皇甫晖?闻名已久,求见于朕,有何事,可试言之,朕可酌情应允!”

  皇甫晖也打量着刘承祐,老眼微微发亮,见到汉天子尊容,颇为感慨的样子。没有接话,皇甫晖说:“我筋疲力竭,不堪其累,不知可否暂坐?”

  “自无不允!”听其言,刘承祐摆手,示意张德钧给他一短扎。

  皇甫晖却没管,径直坐在地面上,喘了几口气,表现有些装模作样,望着刘承祐,又道:“不知可否暂卧?”

  说完,不待刘承祐发话,便自顾自地躺下,横卧于堂中,似乎有种放浪形骸的潇洒。

  见其表现,张德钧顿时呵斥道:“放肆!你败军之将,竟敢于天子御前如此失仪!”

  刘承祐则来了点兴趣,总觉得,这老将,有些装,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名将风流”。伸手止住张德钧,静观其表演。

  但见汉天子安然在座,如观猴戏一般,皇甫晖终于躺不住了,撑起上身,盘腿而坐,道:“陛下或许以为,我求见,是为了向陛下求饶,欲苟全一条性命?”

  “不是吗?”刘承祐随口应道。

  “那可就小看老夫了!”皇甫晖感慨着:“老夫此来,是要亲眼看看,击败我的大汉天子,竟是何模样,果然神明如日,威风八面,贵不可言!”

  刘承祐不禁笑了笑,淡淡应之:“击败你的,是我大汉淮东经略使,郭荣!”

  “若无汉天子,岂有汉师?”皇甫晖说道:“来安之败,非我不尽力国事。而是那郭荣,过于狡猾,兼之以汉军将士精锐难挡,我智穷力竭,所以受擒。我年轻时,也曾见识过契丹人之强悍,与之厮杀,亦未惧之。然今观大汉之强兵,天下已少有兵马能及!我朝多年未与中原交战,不知北兵之精悍,屡战屡败,不足为奇啊!”

  “朕与汉军,可不需你一俘虏,来认可,来褒奖!”刘承祐仍旧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

  见状,皇甫晖畅快一笑,就那般坐着,拱手道:“老夫在唐廷时,常有人以北将及年少时之轻浮,而轻我,疑我,故尝投江以明志。今日已见中原天子,心中无憾,所求者,不过短匕一把,以尽最后的忠诚。”

  闻言,发现皇甫晖的目光中,尽是坦然。刘承祐认真地打量了他几眼,似乎有些疑惑,思虑其用心。

  “陛下不必怀疑,败军之将,别无他求!”皇甫晖则说:“难道,大汉天子,还吝惜一把匕首吗?”

  面对其请,刘承祐抬手,直接指着一名侍卫,吩咐道:“带皇甫晖下去,找御医,先把他的伤治治!”

  听刘承祐吩咐,皇甫晖却也没再多说什么,目光平静,神色自若,跟着侍卫下去。但没超过一刻钟,侍卫匆匆来报:“陛下,那皇甫自尽了!”

  “嗯?”刘承祐顿时讶然,手中拿着的朱笔顿了下,尔后直接放下,问道:“怎么回事?”

  “小的带皇甫晖去寻御医疗伤,还未诊断,这厮趁我不备,撞墙而死!”

  “这匹夫,失礼于御前,口出狂言,陛下不问其罪,反疗其伤,竟如此不领情,一心寻死,好不知趣!”张德钧道:“此人行举怪异,就是不知这前后举动,是何用意?”

  刘承祐稍微思考了一会儿,突地笑了笑,说道:“这位皇甫将军呐,是欲以朕扬其忠名啊,倒也是为难他了。不过,此人当真不惧死,倒也确实出乎朕的意料!”

  “这老儿,好狡猾的心思!”张德钧似乎有些愤愤难以自持。

  刘承祐则道:“罢了,人既已死,难道朕还要同一死人计较吗?将之厚葬了吧!”

  “陛下仁德!”张德钧恭敬道。

  摇了摇头,刘承祐又想了想,回忆起皇甫晖的言行,虽然不以为意,但总有种被碰瓷的感觉,只是,皇甫晖是用命。

  细思之,这皇甫晖,也算是个妙人了。

第127章 不允

  “外臣孙晟,奉大唐皇帝之命,拜见大汉天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2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